
課程特色
嶺南歷來以集市興旺、商業發達著稱。清朝以来,廣州除了十三行進行對外貿易外,還有內銷也十分暢旺。西關有句俚語「出門建擺滿街頭,有人叫賣四巷走,求神拜佛與佔卦,五花八門無不有。」可見其富庶繁榮的程度。繁榮的經濟造就了一批鑒藏家的崛起,其中包括對近現代中國藝術發展產生巨大影響的孔廣陶(1832-1890)、梁于渭(1844-1917)、容庚(1894-1983)、商承祚(1902-1991)等等。本課程聚焦廣東鑒藏家在全國各地的文藝活動,藉此探尋他們對於地域文化形成所產生的作用和功能,還有他們在近現代中國藝術中所扮演的角色。希望通過對他們的活動研究,為我們提供清末民初中國藝術發展的一個側面。
課程編號
22-PS000030-1AP
導師
吳妮娜博士
吳妮娜博士在香港中文大學完成中國藝術史博士學位,並在英國萊斯特大學獲得藝術畫廊和博物館專業碩士學位。此外,她還是芝加哥菲爾德自然歷史博物館的訪問學者,負責梳理與研究其中國繪畫藏品。她的研究主要關注19世紀末至20世紀中葉中國與東亞及東南亞國家之間的藝術和文化交流、國內外收藏之中國藝術品以及世界藝術發展的現狀。
課堂
4
名額
25
日期
14/1, 28/1, 11/2, 25/2/2022 (星期五)
時間
7:00pm – 9:00pm
教學語言
粵語
費用
HKD 1,6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