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發佈日期: 12/05/2025
江卓穎是香港藝術學院主修攝影的學員,這次交換生計劃讓她有機會探索新的藝術領域並深化她的創作實踐。在澳洲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(RMIT University)期間,她的學習和生活被滿滿的創意、成長和難忘的回憶填寫。以下是她的親身分享:
我非常感謝學院給予我到澳洲作交換生的機會。這次經歷不僅讓我結識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,還從外國老師身上獲得了許多啟發。這真是一次開闊眼界的旅程,大大豐富了我的個人成長和學習。
我在香港主修攝影,期間曾參加了一個版畫工作坊,並對這門學科產生了濃厚興趣。在澳洲,我有幸將版畫作為主修科目,深入探索這門技藝。澳洲的教學方式比香港更靈活,老師們非常支持學員的想法。幾乎每堂課上,我們都可以與老師討論作業進度,確保每個人都能跟上課程要求。
這是我第一次在澳洲學習和生活,因此我對墨爾本和澳洲的一切都充滿好奇。作為一名攝影學生,我幾乎每天都帶著菲林相機和幾卷黑白菲林四處遊走,希望用黑白菲林記錄我所看到的一切。在版畫課上,我有兩個作業,第一個是以拍攝的菲林照片為主要元素,總共使用了300張照片。我將菲林掃描、放大、反轉並印在透明菲林上,然後在塗有感光材料的紙上進行曝光,最終獲得色彩豐富的照片。最後,我按顏色重新排列所有照片,創造出一幅全新的圖像。
在老師和同學的讚賞下,我將這些照片重新製作成一本手工「龍書」,這是我在學期中一個名為「書籍作為藝術物件」工作坊所學到的技巧。版畫工作室有幸參與了學校圖書館的小型手工書展覽,我的作品也有機會展出。
在最後的一份作業中,我延伸了第一個作業的概念,專注於色彩搭配,並將其與香港的傳統漢字「日」結合,用1,148張版畫記錄了我的創作歷程。從2021年9月15日我進入香港藝術學院的第一天,到2024年11月6日作業提交的那一天,總共1,148天,記錄了我對色彩和幾何形狀的熱愛。老師和同學們都非常喜歡這件作品,版畫系主任也給予了高度評價。他說,在我的創作過程中,許多一年級學院受到啟發,開始學習我為版畫製作的色彩漸變記錄。他說這是學員之間誠實交流和學習的絕佳方式。聽到老師這樣說,我感到無比榮幸,這六個月的時間一點也沒有枉過。
在這半年內,每位學員都有自己的座位。我的座位充滿了我的作品和回憶。我在這裡認識了許多優秀的同學和朋友,我們一直保持聯繫。大家對我的不捨讓我更加努力,希望未來能再次與他們相遇!
最後一件有趣的事是,去年12月是RMIT三年級學員的畢業展和畢業典禮。當然,我也幫忙準備了他們的展覽,並參加了畢業典禮。典禮結束時,他們給了我祝福,希望我能繼續進步。我的一位朋友甚至將她的畢業袍和帽子戴在我身上,祝願我明年順利畢業。這一刻讓我深受感動。即使我們身處地球的不同角落,我們的友誼將永遠長存。
最後,我希望永遠不會忘記對自己的鼓勵:「無論何時何地,只要我存在,就絕不能低估自己。我要成為一顆星星,也許不是最亮的,但會一直閃耀。」
卓穎的故事充分展現了學生交換計劃的轉化力量。她的經歷提醒我們,無論身在何處,都不要低估自己,要像星星一樣持續閃耀。

我們為她的成就感到無比自豪,並期待她未來的藝術之路更加精彩!







